
图标是一张缩略图,点开,瞬间占满了整个屏幕——那是小美,穿着性感的丝绸吊带无袖T恤和超短牛仔裙,侧对着镜头,站在三亚亚龙湾洁白细腻的沙滩上,勾勒出惊心动魄的身体曲线,特别是她那雪白的肌肤上怂恿着虽然不大但很青春坚挺的渴望,令我这个40多岁的男人难以自拔。她没有回头,只是一个背影,却足以让一个月前的那个夏天,带着咸湿的海风和灼人的热浪,再次将我淹没。

散场后,顺理成章地加了微信。聊天从客套的寒暄,迅速升温。她夸我成熟稳重,见识广博,言语间带着恰到好处的崇拜。我欣赏她的年轻貌美,活力四射,像一株需要攀附的藤蔓。我们心照不宣地玩着这场游戏。她说想去海边,想去三亚,想穿漂亮的裙子拍很多很多照片。我说,好,夏天我带你去。
现在回想,那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写满了“交换”二字。我用我残余的财富和所谓“阅历”,去交换她的青春、美貌和陪伴,填补我因事业停滞而滋生的空虚。而她,用她的明媚鲜妍,来交换我所能提供的、超越她日常圈子的物质体验和短暂脱离现实的梦幻。我们各取所需,心猿意马。我以为自己掌控着局面,享受着被依赖的感觉;她或许也觉得,用最小的代价,触摸到了她向往的生活边缘。
飞机降落在凤凰机场时,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。小美显得异常兴奋,挽着我的胳膊,眼睛亮晶晶的,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。我们入住的是亚龙湾的五星级酒店,面朝大海。巨大的落地窗外,是无垠的蓝色。她像个孩子一样跑到阳台,张开双臂,回头对我笑,那一刻,她的笑容纯粹得让我几乎忘记了我们之间那层无形的契约。
然而,拍照才是这次旅行的核心任务。

在椰梦长廊,我让她穿着白色的纱裙,迎着夕阳奔跑,连续拍了几十张,只为捕捉到裙角和发丝在空中最完美的弧度。她跑得气喘吁吁,额角沁出细汗,但看到成片时,脸上立刻绽放出满足的笑容,跑过来搂住我的脖子,在我脸上亲一下,说:“老公,你拍得真好!”
这声“老公”叫得自然而亲昵,却像一根细小的刺,轻轻扎了我一下。我知道,这里面有表演的成分,是为了换取更多、更好照片的“奖励”。我们都在表演。我表演着一个深情、有品位且慷慨的伴侣,她表演着一个陷入热恋、天真依赖的少女。
拍那组著名的“红色背影”时,气氛有些微妙。她换上那条极为贴身的长裙,背部几乎全裸,只有两根细带相连。站在及膝的海水里,背对着我。我端着相机,不断调整焦距和构图。海风吹起她的长发,夕阳给她裸露的肌肤镀上一层蜜色的光。
那一刻,透过镜头,我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疏离。这个美丽的背影,看似触手可及,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玻璃。我在想什么?我在想,这具年轻的躯体确实迷人,但驱使我在此地、此刻,如此耐心地寻找最佳光线的,究竟是什么?是爱吗?不,更像是一种占有欲的变体,一种通过镜头“捕获”美丽的证明。而她,站在那里,心里又在想什么?是沉浸在成为画面女主角的喜悦中,还是在计算着这些照片能在社交媒体上赢得多少点赞和羡慕,或者,在规划着离开我之后,如何利用这段经历和这些照片,去往下一个“更高”的平台?

从三亚回来不到两周,小美就以一种平静得近乎残酷的方式提出了分手。理由很官方:“性格不合,感觉走不下去了。”我没有过多挽留,因为我知道,真正的理由或许是,她从我这里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——一次奢华的旅行,一堆足以炫耀许久的美丽照片,或许还有一些我赠送的礼物。而我能提供的“未来”,随着我工程项目的日渐稀少,在她看来,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。
她迅速搬离,删除了所有的联系方式,干净利落,像从未出现过。只有我电脑和手机里的这些照片,成了那个夏天唯一的物证。
我一张张地翻看着。有她对着镜头巧笑倩兮的,有她假装生气嘟着嘴的,有她在泳池边展示美好身材的……每一张都光影精妙,构图讲究,记录了她的美丽,也记录了我的技术和当时“用心”的程度。
可如今再看,这些像素组成的影像,越鲜艳,就越显得空洞。它们像一个华丽的琥珀,凝固了一段各怀心事、心猿意马的时光。我拥有了这些照片,仿佛就拥有了那个夏天,拥有了她。但我知道,我从未真正拥有过。我拥有的,只是一场关于夏天、关于海、关于青春肉体的,清晰的、美丽的幻影。
那个夏天,三亚的阳光、海浪、沙滩,以及镜头前的小美,都是真实的。但那种叫作“爱情”的东西,或许从未真正降临过。它只是被我们需要,然后,被我们心照不宣地,扮演了一场。


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